小学科学

期刊导读

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大中小学英语语篇

来源:小学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8

作为语篇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衔接手段是分析并理解语篇的一个重要角度。掌握并恰当使用衔接手段能够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尤其是语言理解能力和组织表达能力。各阶段的课程标准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对语篇衔接手段的要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指代和逻辑关系(教育部 201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学生在必修阶段能够理解“语篇中的显性衔接和连贯手段”(教育部 2018)。《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在“一般要求”阶段的书面表达中能做到“语意连贯”(教育部2007)。《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量表》)制定了“衔接知识运用能力”的量表,对衔接手段提出了分层次、具体的要求(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018)。与衔接手段的重要性形成反差的是,中小学英语教学对语篇衔接手段关注不够,国内尚没有研究专门探讨不同阶段语篇衔接手段的纵贯性变化。

将中小学英语的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对语篇衔接手段的要求与《量表》中的“衔接知识运用能力”分量表进行分析和对接,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篇,分析衔接手段从小学到大学的纵贯性变化。通过对当前大中小学英语教材中“英雄”话题下四个语篇中衔接手段的分析可以发现,从小学到大学,语篇衔接手段呈现出从显性为主到显隐并存、从单一性到多样性、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这一变化体现了不同阶段英语教学的过渡性和衔接性,把握并利用这一规律能更好地增进不同阶段英语教学的系统性和衔接性,从衔接手段的角度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一、小学阶段的语篇衔接手段

以外研剑桥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Unit 4 My heroes为例。该文本是一篇非连续性语篇。课文中,来自北京夏令营的4名学生各自简要谈了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六年级学生应达到能力二级的要求,但在二级的相关量表中并没有直接提出语篇衔接手段的相关要求,只在语言技能二级中,要求学生“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教育部 2012)。这一表述间接提出了对语篇衔接手段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感知句子之间的关系,关注语篇中的衔接、连贯和逻辑,按照语意阅读语篇,而不是孤立地、逐词逐句阅读。该学段没有对语篇衔接手段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可能是考虑到学生在这一学段的语言知识能力有限,明确提出语篇衔接手段要求有些不切实际。也可能是因为不同阶段和学段的英语教学缺乏系统规划等原因,不同阶段和学段关于衔接知识的量表缺乏衔接性。六年级学段的语篇衔接知识的要求大致对应《量表》对衔接知识运用能力二级的要求,即“能使用简单的连接词连接信息,如and,so”(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018)。

My heroes一文使用了5个表示并列、转折、因果关系的连词、副词或介词短语。其中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and”被使用了5次,如“She never gave up hope and always saw the good in everything.”,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but”被使用了 2次,如“She’s very busy at work,but she also looks after the family well.”,表示递进关系的副词“also”被使用了1次,即“He also gives money to help the poor children in Argentina.”,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so”和介词短语“because of”各出现了一次,分别是“So Mum is my hero!”和“Because of his work,we have more rice to eat and the world has fewer hungry people.”。此外,文中还大量使用人称代词指代梅西、袁隆平、安娜·弗兰克、“我的妈妈”,这也是语篇中的显性衔接手段。

语篇中使用了人称代词、连词、副词和介词短语进行替代,表达并列、转折、递进和因果关系,是语篇中的显性衔接手段。第二个信息片段也使用了主题词群的显性衔接手段。该片段中,叙述者称自己心中的英雄是袁隆平,主题词是“水稻”,而与“水稻”相关的词汇在片段中出现了4次(“rice”2次、“eat”1 次、“hungry”1 次)。这些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形成了内在的逻辑关系,它们在语篇中的复现构成了隐性衔接手段。这种语篇衔接手段符合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即教学要在主题语境下,围绕具体的话题展开。

六年级学段的语篇中已经使用了部分衔接手段,如用代词进行替代,用常用的连词、副词、介词短语等表达并列、转折、因果等逻辑关系,同时也使用主题词群的隐性衔接手段,但不多。整体来说,该学段的语篇衔接手段较为单一,且以显性衔接为主。该学段的衔接手段大体符合《量表》对衔接知识运用能力二级的要求,如使用“and”“but”“so”连接信息,但又有所超越,比如“because of”的使用已经达到了《量表》对衔接知识运用能力三级的要求。这也体现了语言知识能力的过渡性和衔接性。

上一篇:论小学教育的经验与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