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第一单元植物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1.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2.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教学重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你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
三、回忆中的大树
1.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
2.活动与评价:把观察到的信息记录下来,并与同伴交流
3.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第二课校园的树木
教学目标: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2、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教学重难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观察树木的方法
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
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的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
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
3.记录观察到的结果
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思考: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
叶片不一样
树的相同之处: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树干、树皮、都有树叶、果实
第三课大树和小草
【教学目标】了解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教学重难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教学准备】几种常见的小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小草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1.为什么叫狗尾草?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比较完成对比表格:茎、叶、果实
2.交流汇报: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3.总结: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
第四课观察水生植物
【教学目标】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教学重难点】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
水葫芦和金鱼藻
二、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
把橡皮泥去掉,比较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在水中有什么共同之处?对,都能浮在水面上,会有什么秘密呢?
3.探究: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现?
三、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
水葫芦和金鱼藻有哪些相似之处?(除了形态结构特征外,还可以稍作拓展,如它们都会繁殖后代,都会死亡等。)它们是水生植物,它们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第五节植物的叶
【教学目标】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2、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教学重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教学准备】捡一些落叶。
【教学过程】
一、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
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
2、讨论: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3、比较: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
三、观察叶的生命特征
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描述: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